软文推广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联系客服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 1. 新公司求报道
  • 2. 好项目求报道
  • 3. 服务商求报道
  • 4. 新品上市爆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头条 > 社会热点 > 正文

交个税的人占劳动力总数不到10% 现在的个税汇算清缴还是非常顺利

 2023-03-12 12:28  来源:互联网  我来投稿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综合收入计税方法,虽然每次获得收入都要预先扣税,但是最终要在次年的3月份至6月份按照个人年度综合收入进行汇算清缴。

  现在已经进入2022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阶段,我们单位通知员工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个人申报,我在3月2日进行预约,3月4日代理了个税汇算,结果退了995元的税,3月11日退税到了个人账户。应该说现在的个税汇算清缴还是非常顺利的。

  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交个税的人占劳动力总数不到10%。我有幸缴纳了个人所得税6072元,2022年总计纳税收入为85926元,如果按照前面说的比例。我的纳税收入可能跻身于全国前8%了。

  最近几年,董明珠代表一直发表一个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付标准的提案,就是建议把个人所得税纳税起点由5000元提升到1万元,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劳动者的纳税负担。

  但是如果现在真的只有10%的劳动者才能够达到个人所得纳税标准,如果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恐怕只有不足5%的人才有纳税资格,我也将被排除在外,每年能节省6000多元呢。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收入调节税,主要是避免劳动者之间收入悬殊过大,因此税率也采用阶梯递增的方式,从3%一直到45%。像那些年薪过亿元的CEO,每年个人所得税要交4500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收入悬殊太大,也为国家税收做了贡献。

  对于那些高收入群体来说,尽管高额税收让他们很肉疼,但是减税真的没有必要,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更多的钱只是因为贪婪。

  但是,对于大部分工薪者来说,月均工资超过5000元就要交税,尽管可能只有3%或者10%,对于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来说,100元就可以改善一顿全家的伙食,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小心愿,也可以给老人买一双合脚的鞋子。

  划重点:

  1 个税起征点的问题要从整体来考虑,现在交个税的人是少数,在劳动力群体中的占比估算不到 10%,仅仅围绕这少数人去做文章,我认为有点以偏概全了。如果只是基于少数人去扩大他们的消费,以此来扩大整个内需,效果是非常有限的。2 从户籍角度上统计,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超过 50%。无论是在农村的农民,还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收入水平都是偏低的,而收入水平偏低意味着消费水平就会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扩大内需。3 从年初的一些先行指标来看,PMI 指数等都明显好转。所以我认为今年的经济形势要远远好于去年,对这一点应当有信心。

  从 3 月 1 日开始,每日经济新闻 & 腾讯新闻联合推出《两会高见》系列栏目,一对一深度对话全国顶级大佬。

  开局之年,宏观政策备受瞩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我国的宏观政策调控空间有多大?今年减税降费重点在哪里?目前的个税起征点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围绕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 NBD)近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刘尚希是宏观经济领域的知名学者,在他看来,现在宏观调控更多的表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但并不是有多少子弹就有多大的空间,而是取决于政策效果。

  刘尚希打了个比方,经济治理就像给人治病,尽管要考虑有没有药、能不能开出处方,但最重要的是开出来的处方是否对控制病情有效,疗效才是关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的效果都存在边际递减。因此,相关的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创新。

  宏观调控要评估 " 疗效 "

  NBD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 左右。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趋势?

  刘尚希 :今年的经济跟去年相比将会有明显好转。

  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通胀、衰退等风险都还存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深度嵌入全球化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外部环境影响。

  但中国有一个超大规模市场,特别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确定性大大增强,经济也在不断复苏。从年初的一些先行指标来看,PMI 指数等都明显好转。所以我认为今年的经济形势要远远好于去年,对这一点应当有信心。

  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

  NBD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您认为我们的宏观政策调控空间还有多大?

  刘尚希 :现在宏观调控更多的表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但并不是有多少子弹就有多大的空间,而是取决于政策效果。

  经济治理就像给人治病,尽管要考虑有没有药、能不能开出处方,但最重要的是开出来的处方是否对控制病情有效,疗效才是关键。所以宏观调控要从 " 疗效 " 去评估,疗效好就可以进一步加力,如果疗效不佳,就要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可能要换药。

  相关的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创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有创新的空间。政策效果是存在边际递减的,我想只有不断结合实际调整 " 处方 ",才可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宏观政策加强协同至关重要

  NBD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您认为应该怎样 " 加力提效 " 和 " 精准有力 "?

  刘尚希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这里面就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等各方面,这对于提升宏观调控的效果非常重要。

  我们当前讨论一些宏观政策时,分别讨论单一政策比较多,如果不从整体去看它们相互之间的协同关系,宏观调控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我认为还是要坚持中央一直倡导的系统观念,从整体出发,把各个方面的政策有机协同起来,实现 1+1>2 的效果,这样宏观调控的 " 加力 " 才会充分体现出来。

  " 加力 " 要体现在合力上,而不一定只是在各个政策上加力。如果各个政策不协同,有可能形成合成谬误,甚至可能造成相互抵消,从各自来看可能是在加力,但整体效果不佳。所以宏观政策的协同至关重要。

  当然,除了宏观政策以外,各项改革也要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改革是宏观调控效果提升的一个前置条件,因为宏观调控一般是基于短期的经济运行状态而实施的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往往是形成长期的制度性安排。

  从引导预期的角度来说,这种长期的制度性安排更有利于稳定预期、改善预期。而宏观调控短期政策主要是熨平经济波动,做一些逆风险调整。所以两者应当结合起来,把短期的政策措施和有利于长远的改革举措有机协同起来,相互支撑。这样既能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也能通过宏观调控为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进创造条件,提供更大的空间。

  具体到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注意,加力的前提是提效,如果效果没提起来甚至还在下降,加力的意义就不大。

  所以我认为首先要对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要看这些年财政政策的效果到底怎么样,不能泛泛而谈,要以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精神进行评判。所以从逻辑上讲,应当说提效加力,把提效放在前面,在提效的基础上再去加力。这样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可能在宏观政策中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扫一扫关注全民创业网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全民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创业飞飞

创业项目推荐

相关文章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