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推广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联系客服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 1. 新公司求报道
  • 2. 好项目求报道
  • 3. 服务商求报道
  • 4. 新品上市爆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头条 > 创业经验 > 正文

创业经验十篇

 2024-04-15 12:31  来源:未知  我来投稿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市五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农业外向化发展为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市级龙头企业调整增加到60家,销售收入,利税增长20%以上,出口额增长15%以上,其中超亿元的企业新增4家,达30家,5亿元以上企业新增2家,达7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75家以上,达550家以上;高效农业面积新增40万亩,达145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达67万户,其中直接参与农户达35万户.

  1,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龙头企业集群.实施一大基地,五大产业集群战略,即:建设以广陵产业园食品加工区和高邮老蔡食品工业园为主体的食品加工基地,以高邮鸭,馋神,高志等企业为主体的健康畜禽产业集群,以双兔,宝泰,方顺等企业为主体的优质粮油加工产业集群,以荷仙,三和四美等企业为主体的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以水仙,戚伍等企业为主体的水产品加工出口产业集群,以快乐,高邮丽邮等企业为主体的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是以资本经营为手段促进企业重组扩张.在项目融资,上市技术辅导等方面开展服务,引导和鼓励高邮市双兔米业有限公司,高邮鸭集团,江苏荷仙集团,扬州馋神集团等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作和优势品牌为纽带,采取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组建企业集团,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农业优势产业和区域集聚,促进全市农业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全市每个农业优势产业培育3—4个年销售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龙头企业多种形式技术创新模式,对接世界先进技术,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蔬菜,特色畜禽,特色水产,花木等为重点,加强龙头企业优质农产品配套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加快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步伐,建设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土地规模化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每个县(市)一个万亩,每个镇一个千亩,每个村一个百亩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高效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乡镇规模化基地建设.大力开展三品三创工程,提升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以优质的农产品开拓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农业,设施农业,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围绕沿江蔬菜花木,里下河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丘陵茶果食草畜禽,城区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特色板块的发展,加快优质粮油,高效蔬菜,健康畜禽,花木茶果,生态水产业,休闲观光六大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全市高效农业的发展.全年新扩以设施大棚为主的蔬菜面积8万亩,新扩花木茶果5万亩,新增种草养鹅面积7万亩,新增高效渔业6万亩,新增三品农产品基地20万亩.加快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大对出口龙头企业的调研,扶持和协调,指导,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把推进农业的外向化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的重要举措.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龙头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总结和推广双兔公司开展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米糠营养素,米乳等副产品精深加工的经验,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转变龙头企业增长方式.围绕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需求,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对关键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三项更新工程等相关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鼓励龙头企业改进加工工艺,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拓展农产品的利润空间.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强高邮鸭业园区,双兔工业园区,宝应有机荷藕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实现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集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国际质量认证,引进,转化和应用国际先进技术,创立优质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4,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强化龙头企业质量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以优质的农产品质量创立优质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并申请扬州市知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研究和推广江都早晚食品有限公司,扬州宝泰米业有限公司网络营销的做法,鼓励龙头企业积极采取现代营销手段,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创办企业网站,开展网上洽谈和网上营销.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销和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国家商标总局支持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的机遇,强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加强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力度,尤其要做好我市具有地域特色扬州鹅,高邮鸭,宝应荷藕等地域商标及相关企业商标的注册和保护.以优质品牌为依托,加大我市水产品,蔬菜制品,扬州包子,扬州炒饭,花木等农产品国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扩大出口,提高效益.

  5,引导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探索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利用龙头企业的品牌,技术,资金优势,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加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发挥龙头企业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村企挂钩,村企互动活动,开展村企一帮一活动,帮助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生产生活设施,改变村容村貌;开展龙头企业送图书,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文体生活,促进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6,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和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多样化紧密型的利益连接机制.大力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用订单形式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有机联系起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努力培植典型,逐步推行面向农户的利润再分配,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和行业协会.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农村三大合作,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扎实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活动,指导其规范化,规模化运作,鼓励其实行跨区域经营,增强服务,协调和带动功能.年四有组织在150家以上.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使用权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集中经营,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变农民为股民;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村社区股份合作,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7,加大领导和扶持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产业化办公室做好牵头,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强化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龙头企业目标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加强考核,确保责任落实,目标实现.各成员单位根据部门职能,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详见附表).二是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指导龙头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落实发展措施.加强对市级龙头企业的考核,促进龙头企业发展.三是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招商引资,信贷服务,土地安排,绿色通道,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品牌创建与宣传推介等方面开展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优良宽松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协会功能,做好联络,协调,指导,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增强龙头企业间的横向联系,推动企业间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发展.四是加大扶持力度.认真挖掘和编制项目,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贷款扶持力度.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刚出台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128号)以及各级有关促进高效农业和农村三大合作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宝应县(12家):江苏荷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银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永顺泰(宝应)麦芽有限公司,江苏金夏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扬州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扬州宝泰米业有限公司,扬州市宝南木业制造有限公司,扬州天禾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扬州天成食品有限公司,扬州二妹子食品有限公司.

  高邮市(11家):江苏高邮鸭集团,高邮市万嘉面粉有限公司,高邮市双兔米业有限公司,高邮市宇鑫棉业有限公司,江苏富裕达粮食制品有限公司,高邮市三湖蛋品有限公司,高邮市新文游面粉有限公司,高邮市高志实业有限公司,高邮市戚伍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扬州神游羽绒制衣有限公司,扬州日兴生物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江都市(13家):江苏快乐木业集团,江苏天一油脂集团有限公司,江都市皮毛厂,扬州神谷米业有限公司,扬州市扬子木业公司,江都市麦芽化工有限公司,扬州市翔鹰丝绸有限公司,江都市永益轧花油脂厂,江都市扬仙面粉有限公司,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都市万顺油脂有限公司,江都市早晚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绿园蔬菜产销公司.

  仪征市(7家):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仪征市茶叶协会,江苏润扬种业有限公司,扬州喜悦食品有限公司,仪征方顺粮油工业公司,扬州蛮牛乳业有限公司,仪征市盛达面粉有限公司.

  邗江区(8家):扬州万达羽绒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扬州富扬毛刷有限公司,邗江区木业制刷行业协会,扬州市纪元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寒鸟服饰有限公司,邗江口缘食品有限公司,扬州佳珏食品有限公司,扬州绿扬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导机制的今天,发达完善的资本供给制度及相应出现的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会不断刺激实体经济部门中的企业,产生强烈的创新竞争行为,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结构调整效果。这会在客观上形成一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收益项目受到市场追捧的局面。一个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如果发展得比较规范、信息非常透明,这种企业价值的公示效应会通过资本市场对一个社会的储蓄―投资转化流程及资本支出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按照一般规律,在一个经济体中,资本市场在金融资源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直接融资在全社会投融资比例中占50%或50%以上是发达市场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计划经济体制以市场压制为本质特点,而转型经济则以重点发展市场调节体系为改革的基本任务,在金融资源分配上,转型经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要以间接融资为主要手段,但发展直接融资、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必然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创业投资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成熟经验业已证明,对创业投资行业的推动和促进可以实现这种制度上的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在美国,创业投资协会既是以同业服务和行业自律为宗旨的社团法人组织,也是本行业最权威的研究和信息机构。所谓“创业资本”就是指由专业人士以参与经营为条件、以股权方式投向新兴或高成长性公司的一笔资金,为了降低新兴企业的投资风险,创业投资家通常都采取组合投资或匹配投资的方式,使每一创业投资基金只占新兴企业总股本的较小比例。而作为创业基金合伙人的创业投资家,也通常同时管理几家创业投资基金。实际上,创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之所以产生,其历史作用就是弥补传统金融体系固有的服务缺陷,那就是无论是信贷市场上的货币资源供给银行,还是资本市场上的主板股票市场,都没有解决新创办的高成长且附带高风险型企业的融资服务问题。创业资本以专家投资、参与管理、长期持股和整体变现的方式,弥补了这一空白,创造了一种极有生命力的金融服务方式。

  创业投资在本质上是指融资和投资相结合的一个过程,从业务性质而言,它与银行等卖方金融不同,创业投资属于买方金融。其特点是,首先筹集一笔以权益资本形式出现的资金,然后以所筹集的资金购买刚刚经营或已经经营的企业的资产,其利润主要来自资产买卖的差价。在融资时,创业投资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是自己的信誉、诱人的投资计划、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他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则出售企业的股份,买入资本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

  创业投资与传统的股权投资的显著区别在于投资的目的不同,普通股权投资要求长期持有股份并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而创业投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后变现获取高收益。当投资盈利实现时,公司将全部盈利分配给参与者,而不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再投资。因此,创业投资虽然投入的是权益资本,但他们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他们以权益资本的方式投资,但最终是要从投资的公司或企业退出,退出时带走的利润是初始投资额的若干倍。

  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咨询机构DRI-WEFA对全球1600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进行的调查分析,逾千家接受过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的运作实践证明,创业资本是推动美国经济成长的最强劲动力之一。创业投资不仅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还是美国经济众多传统行业改革创新的动力,创业投资的贡献在对决定国家经济活力诸因素的影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R&D支出、新行业的诞生、就业的增长等等。

  根据报道,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在2000年创造了近1.1万亿美元的GDP增长,并直接创造了125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超过一半的就业机会存在于制造业和零售业。如果把替这些受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运送货物及提供服务的辅行业也考虑进去的话,就业机会的创造要乘上一个2.2的系数,即2700万个就业机会,这显然占据了美国就业市场上的较大份额。

  2.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在销售、税收、出口、R&D 投入等方面的表现远远优于非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

  除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外,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在销售、税收、出口、R&D 投入等方面的表现远远优于非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在1980年至2000年间,按照每1000美元资产中实现的销售、税收、出口、R&D 投入等方面的比例衡量,在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中实现了更高的销售,支付了更多的税金,创造了更大的出口并更高比例地投资于研发领域。在2000年,共支付了588亿美元的联邦税收,出口了价值217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并在研发领域投资了1573亿美元。

  创业投资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在1995-2000年间有1920亿美元的创业资本投向高科技产业。在这个时期,创业投资强有力地支持了通讯业、计算机软件及服务业和在线特定领域。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例如Biose Cascade、Costco、 Fischer Sientific及Mellon财务公司在林业、零售业、交通业、生化领域及财务服务领域产生了相关的专利及发明。创业投资也通过投资于医药、健康领域为提高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生产体内起搏器的Meditronic公司就是一家受创业资本支持的公司。

  DRI-WEFA的研究也揭示了创业投资在新“行业群”的催生中的重要角色。通过资助一个新“行业群”中的领先公司,创业投资家使专家和天才集中在这些领先公司里。当这些领先公司里的员工各自创建自己的公司时,拥有独特经验的行业群就形成了。

  当美国国内超过一半的创业资本集中在5个州时,每个州注入的创业投资都实现了收益。研究表明创业资本额和该州的州生产总值(GSP)及年平均工资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在2000年创业投资额最高的20个州里有75%跻身于GSP最高的行列。

  首先,比市场体系运作模仿更重要的是以消费者、市场参与者为本的立场。确定了这个立场后,政府功能定位、金融体系角色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美国,政府机构是为纳税人服务的,而金融体系则完全以强化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例如,美国的小企业局,就是以提高就业、扶持小型企业成长为宗旨;而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种服务则完全贯彻以顾客为上帝的原则。事实上,美国的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及NASDAQ交易系统,也完全是应投资者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设立的,是服务于民众需求的一种机构供给、制度供给行为。

  其次,美国经济的运行透明度及全社会对微观主体信用的普遍重视。在创业投资体系建设中,必须根据这个经济领域高风险的特点进行透明度、信用基础、信息披露制度、相互制约关系、退出及惩罚机制等基础建设,其重要价值难以估量。

  天伦的管理创新是从打品牌战略开始的。2001年之前,天伦公司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出卖原料的简单生产模式上,自己的产品被人家收购以后打着别人的品牌出售,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提高自己的产品附加值,2001年8月天伦公司向国家商标局审报“天伦”牌商标并获得批准。到2003年随着“天伦”商标知名度的提高,天伦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天伦商标的使用仅限第29类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司整体发

  展的需要了。对此,2004年天伦公司内部对天伦商标的使用权限和商品种类做了重大调整,天伦商标的使用权划归天伦公司统一调配,出于企业长期的发展要求,天伦公司不仅把天伦商标在国内进行了六大类注册,同时也在瑞士、德国、法国、西班牙、匈牙利、俄罗斯、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欧盟等国家进行了指定保护缔约。

  从2001年5月算起天伦商标在第29类商品中的使用已经有4年时间了,天伦牌海参等系列海产品从一个小品牌成长为大连市著名商标、又进一步成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天伦商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经营的《天伦牌》系列海珍品,一直深受广大客户信赖,畅销不衰,平均年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天伦”牌产品先后获得《2004年中国市场信赖产品》、《大连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中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天伦公司也先后获得《辽宁省十佳信誉知名企业》、《大连市企业信誉评级3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

  刺参海底人工增殖的关键条件是:解决大规格苗种,选好苗或育好苗;好参苗就是既可以提高海参的品质,又可以提高海参的商品价值。什么样的苗叫好苗呢?主要是杂交新品种。为了育好苗,我们公司建了两座海参育苗科研基地,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实验总结,刺海参育苗技术已经成熟,我们的办法是:选择黄海、勃海不同海域优良种刺参,经过杂交优选。目前,我们自主研制的刺参杂交新品种——《天伦牌刺参苗》,它既保留了原有海参品质,又增强了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从参苗长到成品参只需两年时间,缩短生长期12个月左右。

  2005年9月23日投放大连市场上的天伦盐水海参,它采用高新专利技术,完美地保持了海参的物理性质与口感,并带来了海参储存和食用方法的新革命。天伦盐水海参标准已通过市质量技术标准认定。天伦盐水海参其形状色泽和鲜活的海参相差无己,而且经过真空密封,盐水海参的保持期长达1年。盐水海参除了加工工艺更透明,其采用的高科技低温缩水保鲜技术,完整地保住了海参的营养成份,也使吃法更简单,只要冲掉表面盐水即可食用。

  为充分利用大连地区丰富的海产品资源,提高“天伦”牌海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及品牌竞争力,天伦公司在大连普兰店市皮口镇兴建海产品精加工基地——“天伦海洋生物科技园”。科技园的建立将放大天伦品牌效应,作为大连天伦水产有限公司斥资8000万元打造的新旗舰,天伦海洋生物科技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即将引进的世界一流的超低温干燥设备和技术,“天伦海洋生物科技园”首期推出的三大系列产品——《天伦牌》双参宝,以及干海鲜火锅底料,均是大连天伦水产有限公司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发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属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海产品深加工领域的空白。

  在海产品加工过程中,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及相关法规规定,保证产品符合各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多年来他热衷于公益事业,公司为社会捐赠了可观的钱物,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许多负担,在播撒爱心的同时也在播撒着希望。2002年至今,公司共计为当地军队、学校和敬老院及政府职能部门捐款20多万元,每逢年节都会带着金钱和物品到被捐助单位慰问、走访,要让远离家人的部队官兵、鳏寡孤独的老人和家庭贫困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让他们安心地工作,无忧无虑地生活。

  公司每年在发展地方教育上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精力。平岛是距陆地最近的岛屿平岛,而平岛小学就是这个面积近2平方公里小岛上的惟一学校。现在小学里共有近20名学生。由于社区条件有限,所以平岛小学条件很艰苦。邵会伦带领天伦水产有限公司的员工为他们送上了一份暑期大礼——一张15000元的支票,皮口镇党委副书记、平岛社区党委书记连丕江亲手接过大连天伦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会伦递过的支票,并回赠了天伦水产“中华美德尊师重教”的牌匾。

  2005年9——10月份,在老年节前后,分两次向大连市沙河口区老年健身事业赞助5万元人民币,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没有间断过。

  天伦公司在执行海参(刺参)标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3206-2000《干海参(刺参)》);在规定的标准基础上又重新修订,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降低含盐量,增加主要功效成分的指标(如多糖含量)和表明加工质量的限制指标(如水发率)及其检测方法。公司生产基地获得大连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2005年公司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案例:我们公司之前有两位业务总监,一位之前是某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还有一位之前是世界500强的业务总监。我们当时特意找了一些特别有冲劲儿、立马就能出结果的人进到我们团队,但是后来我发现虽然跑的非常快,但同时也出了一些问题。回顾这个过程,我发现自己当时在设定选人的标准上出现很多问题。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是:精准选人的起点是:精准地读懂自身、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定位。不同阶段选人标准截然不同当然,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面临的典型命题是不一样的,我们往往要么太前置、要么太后置地去配备人才。我把企业划分成4个时期:初创、成长、盛年、涅槃期,在不同时期所面对的核心问题、组织能力和所需人才完全不一样的。精准选人的关键点:四个“匹配”,不选牛人,选对的人。我们选人的时候经常会选牛人,但实际上,在创业过程中,对的人比牛人更重要。1、人和事:人才的能力结构和这个岗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匹配;2、人和人:人才和他的老板/平级是否匹配,适应能力、性格、人与人之间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3、人和组织:如同植物和土壤的关系,你会发现很多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他的平台带给他的,不是主要靠他自己。他原来的平台可能很多东西都是既定流程的,所以他能够把这个工作开展起来。但他到了你的平台里面,你的土壤具备这样的元素吗?如果你不具备,就会发现他很难去发挥。4、人和使命:人才内心要不要和你长期走下去,文化价值观和你是否匹配很重要。我个人认为:对的人是“中看且中用的人”,就是背景还不错,也“中用”。案例:我们有一个客户公司,要引入BAT的产品精英。我就跟他讲:最好是早期在BAT工作的,但是最近两三年在创业公司历练过的,然后到你公司正适用。因为他土壤的酸碱度刚被调整过,到你这儿就能适应;如果你立马把他从BAT挖出来,你就会是他过渡期的试验田,适得其反。客户公司听从建议,引入这样类型的产品精英,果不其然,找这种人才非常适用。

  我们选人用人时常犯一个错误,以人才素质好坏去评判他,并不以人才在企业中有没有价值去评判他。作为一个企业CEO,在企业的视角去看人的时候,要去看人才对企业的价值。一个人身上会有哪些价值呢:业绩价值:人才达成业务能力;战略价值:人才的潜质能不能陪伴企业长期发展,跟企业战略方向一致;文化价值:人才能不能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跟企业文化趋同。如果人才素质很好但对企业没有价值,不要用;如果人才素质偏差,但是我们把他用好了,创造了价值,那我们也该用他。案例:有一家做共享单车的公司,在三四线城市发展挺好。做单车最难的是对车的调度,如果单车不能有效的调度到用户需要的地方,那么效率会非常低。这个过程需要用人开车运送,开始时,他们用大学生,认为他们素质高,结果由于工作强度等原因相继离职。之后他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谁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大家知道开黑摩的的师傅吧,政策不允许他们开黑摩的上路营运,所以就大批劳务人员失业。其实他们吃苦耐劳,对路线也熟悉,找车非常准。这家公司就招聘他们,然后找黑摩的的头儿做队长。车辆每天使用的频次决定了他们的KPI,所以他们不论什么天气,都能把单车放到最需要的地方,他们熟悉人群聚集的地方,所以这批人就用的非常好。总结:企业中人才优劣的界定:人才创造了多少符合企业需要的价值!发挥人才价值,而非提升人才素质,是企业视角下人才管理的关键假设。好人可以用差,差人可以用好,发挥价值是关键!

  业务往前跑?还是人才往前跑?这个是我们需要拿捏的一个点。案例:阿里一般是每一年半做一次组织结构调整,每次组织结构图调整前,都先做人才的布局。比如从原来五个事业部调成了十个事业部,这十个事业部的leader,他早已储备好,而且几乎全是内部培养的。并非等到五个事业部调成十个事业部后,发现这十个事业部没人带头,才想着去配备人才,那个时候你想调也见效甚微了。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去把握这个节奏?我纵观很多企业得出,企业有四个典型拐点:业务转型、组织或服务的结构升级、高速扩张、资本注入。史玉柱说过,标准店,不能快;全国店,不能慢。初期探索标准店模型时,非常关键,不能太快。一旦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你要全国扩张时,要快一些,尤其是一些关键时期。探索期相对慢,标准期相对快。企业四个典型拐点期间,注意把握人才和业务发展的节奏,两条腿走路,这样你才能跑远。我之前碰到好多企业是单条腿跑,容易摔跤。企业需要变革,大家觉得是人才先行?还是变革先行?案例:有一家公司要实行阿米巴经营模式,然后就请咨询公司来做,规划完后直接在公司实行,后来公司就出问题了。阿米巴的前提是每个单元都有经营思维的人能做主,这个公司没有,只是学这个方法,下面员工都晕了,本来还知道怎么干;实行阿米巴之后,相互扯皮,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变革过程中,人是个慢变量,尤其是思维,更是个慢变量。接着前面的案例公司,可以先找一个子公司试点阿米巴,如果成功了,就给集团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另外,在推的时候也要有系统建立,最核心的就是人才-领军人物,任正非说过“未来的竞争是班长间的竞争”,什么叫班长,就是部门leader,会形成非常大的竞争力。

  混沌很重要,但是太混沌也不行。我们原来组织边界都比较清晰,现在边界都在柔化,未来面对的时代不一样了,组织要不断具有活性,才可能有创新。那么你的员工处于哪个区呢: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人才成长与进化的最佳区域是学习区;长时间处于舒适区公司就没有后劲了;但是如果你天天跟大家说:我们要颠覆、变革,员工都被吓住了。案例:万达要求的硬性指标都去完成,然后在组织结构里单独加一个创新发现部,这个部门有四五个年轻人,不考核他们,只负责创意,优化会员体系、APP等。后来万达会员体系里有好多都是他们发育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但还有危机感时,都特别齐心协力;一旦到了成熟期,特别舒服,这个时候要不断制造危机感和混沌感。比如任正非等企业家常说:“咱们这个企业离死亡只有多少多少天了。”在心理学上,人在舒适的时候会失去危机感,会考虑个人利益。但一旦这个企业有危机的时候,会放下个人利益去追求组织目标,就会不断有突破和成长。这是一个人性的规律,所以企业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感和混序,反而会好一些。

  案例:当时我们公司是开展招聘的业务,做的是一个猎头行业的O2O平台,要招一批顾问,一部分是做客户开发,另一个是专门跟高端人才互动的。我们迅速招聘完30人后去做集训,找了国内顶尖的老师。后来发现,上岗后培训过的内容全都不会用,我就想培训课件都在这儿,当时讲过的为什么还犯错呢?员工说忘了,当时没注意。其实培训效果好不好,除了老师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需不需要。等犯过错再去总结,才知道我们对人才的培育,培训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在用育一体化,就是使用和培训在一起,让他在承担中学会承担,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所以后来新员工进来,不再集中培训,而是为期三周,给他们一个目标,比如说拿到500份高端人才的简历、开发多少客户,每天积分上墙。他们立马就不管会不会,全部动起来。三周下来发现,没人给他们培训,他们也会了。当然会的都是打乱仗,再让他们自己梳理,总结成标准方法。另一方面,对人才恰当的使用,是对人才最好的培育。就是你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怎么去用他。给他挑战,给他任务在实践中成长。

  横向的流动案例:韩都衣舍的小组制今天某个员工出来做leader,选几位同事做搭档。也许明天这个组织解散了,后天这个人又去做别的小组PM了。横向的经常是组合-解散、组合-解散,一直在流动。还有轮岗也是横向的流动。纵向的流动更多是晋升机制,人才会清楚的知道我未来会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有方向和自我驱动力,就知道学这个东西是有需要的。案例:云海肴云海肴每季度核心高管要去外面开会,对人才的布局都是提前来做的,他们回去之后,立马找了领导力的教练,用了8个月的时间,陪伴整个管理层领导力从知到行的落地。所以当高管心里觉得企业未来的前景是这样的,往上升到什么程度,这种升不单纯是职位的升,更多的是能力升级,就是纵向的提升,这非常重要。

  案例:腾讯老员工要晋升的一个考核指标是:你的下属有两个人晋升了,你才能晋升。如果老员工不能培养优秀的下属,你没有资格晋升。这样就形成“老带新”的流动机制。

  案例:有一个做连锁幼儿教育的公司,有好多大区,通过赛马机制来用人。比如上海大区和北京大区每个月PK,这个月两个大区奖金各50万,把各自的50万奖金放到一起共100万。我们PK,如果上海大区赢了,这个奖金里面70万归上海大区,30万归北京大区。如果北京大区赢了,70万归北京大区,30万归上海大区。同样的100万奖金,通过这样的机制,整个人都被激发起来了,两个大区间相互良性竞争,业绩飞涨。

  案例:国内有一家做人才顾问的公司,他们有一个十几人的小组,这个小组在公司里成长特别快,我就和这个teamleader交流:你这个组怎么成长那么快?一般做人才领域都是跨很多行业,比如金融、地产,而且有些人擅长打coldcall,有些人适合做背调,有些人擅长做客户开发,但最后这个顾问要全能,可以独立做单。他说我们这十几个同事都可以独立做单的。我们有个首席知识官制度:他给这十几个人里五六个人封了一个“官”,你是“金融行业首席知识官”,你是“客户开发首席知识官”。新人来了之后,哪个知识点不会,就去找哪个行业知识官去问。那么,这个知识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在这方面需要很强,自我就去努力更新迭代。这就是在用育过程中不断的提升。

  国外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虚拟仿真实验教育,国内对于虚拟仿真实验教育起步较晚,且大多在理工科类专业开展,对于经管类的虚拟实验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加强。教育部在2013年启动开展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和虚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建设的新方向。本文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为契机,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的创业教育,设计创业虚拟实验、优化实验流程、搭建实验环境,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业虚拟实验,达到启发学生创业意识和提升创业能力的目的。

  创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共同政策取向,创业教育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国内外的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对大学生创业研究倾注了很多注意力。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国内外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分析,对开展创业教育和实施创业虚拟实验提供有益参考。

  创业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Myles Mace教授开设的《Management of New Enterprise》,被创业研究者公认为是创业教育中的第一门课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政府、社会、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创业过程,很多企业主动面向高校提供实习培训基地,一些企业或投资人甚至直接帮助学生创业。如日本工业大学就特别重视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形成了社会参与下的高校发展模式。日本的很多企业主动面向高校提供实习培训基地,为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风投;高校依托自身的科研优势与科研项目,积极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在技术与创新方面为当地企业提供支持与帮助,进而达到高校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目标。

  创业资金是创业起步的关键性要素,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资金的筹措成为西方国家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从美国开设创业教育较早的斯坦福大学来看,主要是以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为理念,鼓励教师创办企业,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研发项目中去。同时学校还颁布了“Stopping Out”的校规,学生可以随时停止一年学业去创业,然后继续回校读书,这种弹性的学业制度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此外,斯坦福大学对在校学生设立创新创业的启动资金,为学生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商业实践,不仅开设创业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通识类课程,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谈判,还进行领导力、执行力、沟通与谈判等创业所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创业特质,系统性的对创业方面进行教育教学。

  目前,在我国2/3的院校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和讲座。从内容来看,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在宏观层面涉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实务,在微观层面深入到了创业倾向、创业意愿、创业素质、创业技能、创业融资等方方面面。经过近些年的努力,社会各界都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提高创业能力的方式方法。归纳起来,目前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有创业课程教育、创业大赛、高校创业园区、校外创业基地等四种模式。其中创业课程教育注重创业知识的培养,无法提供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计划大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学生无法体验创业过程,且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校园创业园区虽然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但是需要学校提供场地和实施管理,并且其惠及的学生比较少;校外创业基地虽然可以进行创业能力实战训练,但是需要学校对外协调并与企业配合,组织难度大。经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都具有明显的优缺点。本文提出采用创业虚拟实验让每个大学生都能亲自体验和感受创业,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惠及到全体学生。

  创业虚拟实验是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知识和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多专业协同综合实验。该实验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综合能力为目标,采用自主式、非线性的实验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通过搭建多方位高仿真的虚拟经济社会环境,设计动态市场竞争模型模拟市场主体间的合作、对抗,自主研发智能信息平台支撑复杂实验环境建立了一个基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峰体验教学平台。

  创业虚拟实验分为动员培训、团队组建、商业计划、模拟实战和总结反思五个阶段。其中动员培训主要使参与的学生了解该实验的目标、要求和进度安排等。团队组建是由学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猎头公司拟定招聘方案,在全校范围内,采取无领导小组的方式招聘CEO,再配合CEO完成团队组建,另外人力资源企业还需参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商业计划是指各团队按照在仿真市场中所扮演的不同类别角色,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完成相应策划书的撰写,再通过模拟融资情景的方式进行答辩。答辩通过的团队方可进入后续模拟实战阶段,未通过的团队需完成策划书的修改并重新进行答辩。模拟实战环节是指指导教师根据通过答辩的学生团队数目统筹安排其进入相应轮次的模拟实战,市场主体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政府机构、银行等各类角色在2-3周内完成共6个季度的模拟经营活动。总结反思是要求学生团队整理经营过程中的原始单据凭证资料、撰写总结报告,通过组织开展季度市场效益分析会、角色经营结果分析会、学生实验沙龙,总结实验经验、分享实验心得、反思存在的问题。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

  创业虚拟实验所构建的仿真市场环境现已形成由供应商、制造商、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企业为主,IT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媒体报社、律师事务所为辅的12种角色相互联系的复杂市场结,主要分为仿真市场、市场管理与服务机构两大部分。

  仿真市场由供应商、制造商、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企业等角色组成。创业虚拟实验以制造行业(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线展开,因此,仿真市场的中心是制造企业。其他企业的业务主要是为配合生产制造公司开展相对完整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设置,通过交易活动与生产制造公司发生业务联系。

  市场管理与服务机构是为以生产制造公司为主的仿真企业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协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规范仿真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信息、资金、人才、物资而设立的,主要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质检局、银行、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企业等。在创业虚拟实验中,生产制造公司与外部相关部门是主体与辅助的关系,他们在实验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以提高仿真实验的仿真效果。

  在整个仿真市场中,同一个行业内的市场主体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不同行业之间既有服务的关系、也有供求的关系。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完全相同,但每一个市场角色都可以根据其经营状况做出不同的经营决策,同时每个市场角色所做出的决策也会对整个市场的环境产生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在经营对抗中训练其专业技能并锻炼逻辑思考与应变的能力。创业虚拟实验市场结构图如2所示。

  现实的创业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大学生作为初始的创业者比较稚嫩,耦合创新创业教育和虚拟实验教学,本文力图做到完善学生创业虚拟环境,优化创业虚拟实验流程,让大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创业,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试错平台,我们将不断努力,继续探索。

  [1]刘荣.美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94.

  当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传统的就业岗位已经不能容纳大规模高素质人才,通过创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将是今后就业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创业教育最早的国家,也是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创业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摸索和研究创业教育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以及运行效果还不够理想,因此,我们需要从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分析和思考,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如果追溯美国创业教育的源起,就必须提及美国商界人士霍勒斯・摩西(Horace Moses)。霍勒斯・摩西非常关注学生对商业运营的认识,他认为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限的,对商业运营的认识仍然较为抽象,而让学生从实践中去体验是更为重要的。于是,摩西志愿去帮助有好奇心的学生成立自己的企业,使学生了解到企业创建的过程和初创企业的运营管理,并让学生意识到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有风险的。1919年,他创建了青年商业社,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催生了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一些创业学研究者认为这是美国创业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也标志着创业教育在高校生根发芽。随后美国进入大工业时代,大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减少,致使创业教育由于缺乏成长土壤,在之后的20多年里,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都没有得到发展,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增速减缓,一些大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失业,就业压力增大,美国经济结构亟需调整与转型。经济机构的变革为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此时,硅谷地区创新创业的成功使得高校创业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加,尤其是成功创业者的不断涌现,创业环境与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创业型企业逐渐发展起来。创业型企业在带领技术革新和生产率提高方面发挥着先锋示范作用,为美国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教育发展与之相适应。在美国“创业革命”的冲击与影响下,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在蓬勃发展。1968年,百森商学院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创业学专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本科生创业学专业,开辟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于1971年开设了第一个MBA创业学专业,并在1972年开设了本科生创业学专业。到1975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加到104所,创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也同步发展起来,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立项研究,也有权威创业期刊在此时纷纷创刊。如《小企业管理期刊》、《创业理论与实践》、《企业创业杂志》等杂志都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创建的,这些期刊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公认的创业研究领域的核心刊物,《小企业管理期刊》和《企业创业杂志》是收录在ABI数据库和SSCI下的,而《创业理论与实践》是被ABI收录的期刊。

  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兴起的背景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反应。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势必要培养相应类型的人才,同时创业教育也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从政府的扶持角度来看:一是,美国政府制定了鼓励小企业发展的法律,如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小企业经济政策法》、90年代制定的《小企业基本法》等,为小企业公平竞争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政府提供各种贷款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解决小企业创业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短缺问题;三是,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与创业相关的信息、教育与培训等服务,提高创业质量;四是,政府专门聘请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当小企业在市场运营中受到不公正、不公平待遇时,出面维护小企业的权益。政府的这些政策、法律和服务充分、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了创业型企业的创建与发展,使创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带动美国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也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成熟的社会创业环境。

  20世纪的70年代,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得以快速发展。他们首先重视创业学科建设与完善,以此来推动创业教学与研究。在一些大学和学院中开始设置创业学专业,授予学位,有的学校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发展起来。截至2000年,有142所大学把创业作为专业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研修。

  美国高校之所以重视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是为了保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此,他们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为各类创业课程的开设提供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明确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性质之外,他们将重点放在课程设置与体系构建上。根据Solomon和Fernald对全美高校本科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1977年约有50~70所高校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随后逐年递增,目前约有1800余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课程门数达到2200门左右。这些创业课程主要有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创业计划书写作、创业财务、创业营销、企业机会的识别、小企业管理、创业相关法律、技术转移等,内容涉及与创业相关的所有方面,课程设置丰富,成熟度较高。

  此外,美国高校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积极向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如美国高校举行的“校园创业计划”大赛。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首次举办“校园创业计划”大赛之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每年都举办此类比赛。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基金,这些基金来源一般是企业或校友捐助、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等,创业基金有力地支撑了创业教育的开展。这样的校园大赛,不仅使大学生体验了创业过程,而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Yahoo就是杨志远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创业大赛中创建的。据相关数据统计,麻省理工学院自举办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该校毕业生创办了4000多家公司,雇佣员工达百万人,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进入21世纪,由于美国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越来越多,以及创业研究项目急剧增长,因此,对于专业师资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高校创业教育的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引起了美国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对于创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他们认为,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创业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创业技能和创业体验。因此,他们一方面让教师参加创业模仿活动,进行创业体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组织召开创业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的平台。在创业教师理论研究水平的保障上,美国政府与高校联合推进了创业学博士项目,创建“博士论坛”,以便于大家及时交流创业教学心得与理论研究成果。此外,“创业教育者终身学习计划”项目也是针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项目,由考夫曼基金会与学校合作,培养更具创新性的创业师资。这些项目每年为美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创业学教师,不仅专业知识丰富、科研水平高,而且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此外,高校还会聘请一些商界企业家做兼职讲师,以短期讲学的方式参与大学的创业教育项目。由此可见,美国高校储备了力量雄厚的创业师资,这为创业教育的成功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创业教育的评价是对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完成的程度、水平、状况所作的价值判断。对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一些著名杂志所关注的高校推进的创业教育项目上,如《成功》和《创业者》杂志,这些杂志对全美创业教育项目进行评估和排名,具有权威性。排名对高校的招生情况和经济收入产生很大影响,排名越靠前,学校生源越多,知名度也越高,各大高校极为重视。这些评价与排名,可以及时了解创业教育运行的相关信息,有利于信息反馈和及时调整纠偏,是检验创业教育工作完善与否的标准之一。

  创业教育完善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创业人才,唤醒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发扬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业能力与风险意识,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进行创业实践的大学生,不仅收获了经验,成功的创业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创业实践,极大缓解了就业压力。

  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促进了高校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和丰富的创业教育咨询、指导与服务资源,使得高校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及时向社会转化,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增长。

  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来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发展带动和影响了其他国家创业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使家长和学生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实现被雇佣,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培养教育是极其匮乏的。他们缺乏创新、独立、挑战、冒险的精神。因此,必须尽快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特别是家长和学生传统择业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是更好的职业选择,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创业优惠政策,以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但一些政策还仅限于大学生毕业生,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去调整和完善一些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扫清障碍,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瓶颈问题之一是缺少创业资金,创业资金的来源应该更多层面,除了政府、学校之外,社会其他企业、机构也应参与进来,政府可以加强这方面的法律建设。此外,国家应该为高校提供一个创业交流与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推动创业教育发展。

  教育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国家在高度重视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切实加大对创业教育经费的投人,使得高校在创业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有相对充足的资金。

  美国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强大的科学研究体系支撑。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支撑教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创业科学研究。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创业课程,这些课程多是选修课程,没有与专业教育很好融入。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设置有自己特色的创业课程,加强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创业家引进高校课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上一个台阶和层次,高素质的创业师资是关键。从目前高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拔专业素质过硬,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国家和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更够把国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交流与分享。除了专业培训外,如果能让教师体验创业过程,将会对创业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社会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很多学者提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请一些资深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和技术创新专家到学校讲学,或兼职创业方面的研究工作,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待于社会对创业教育的全面关注和积极支持。

  国家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改革明确的提出,加快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高等教育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需要优化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必须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要实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教学模式转型。本文结合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为经济管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重庆工商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以原来的投资经济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基础,构建了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和创新与创业模拟等5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创设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设计与实训、3S与区域综合规划实训、SCM模式下物流与商务综合实训4大跨学科综合实验平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21个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了实验教学。这些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探索经济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实验条件,教师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学生也获得了各类实验教学成果,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竞赛、金融衍生品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和科研创新等方面获得奖项。这既适应了建设多科性大学的需要,同时也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供了智力支持。

  自2004年以来,为了提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校对部分经济管理类课程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教学改革。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但由于教学质量评判标准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有限课时的约束下,老师经常以考试为中心;甚至部分教师以“教”取代学生的“学”,几乎是全包制的教学。很少有老师重视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专门开设实验课程。

  实施教考分离并未实质性促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过关,反复讲解,反复讲授练习题;学生也重点关心考试及格问题。因此,老师一般以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尽管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设置了经济学实验室,建立了经济运行模拟分析等实验平台,要求组织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模拟实验。但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只是上少量实验课,模拟部分内容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实验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份量。

  实验教学是带有实践和实验性质的教学形式,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成熟的讲义、教材和课件。但我校的实验教学混于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之中,没有成熟的实验教学教学课件或讲义。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不能鲜活、形象地描述实验教学的社会背景,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显然达不到实验教学教学的目的。个别教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实验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教学不能培养学生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丰富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如下:突出素质和工作技能培养,在实验教学形式上突破从教室到实验室的形式,大胆走出校园,强化实践教学。

  本文认为要突出能力培养,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注意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紧密结合,力求达到通过实验活动,把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改为基础理论性实验(80%)和综合性实验(20%)。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外,还应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之中。综合性实验增加学生对当前经济现象或者经济热点问题分析,考核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实验教学在平时教学中独立于课程理论教学之外,单独考核。力求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

  启发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工商大学经济管理中心的示范教学平台为基础,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采用老师限定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出几个理论和实践性比较强的参考课题,要求学生自行团队组合、选题、做实验论证、实验的设计;最后的实验结果以答辩的形式展现。在做实验内容设计时,引导学生用“寻求方案”的办法寻找整体解决方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然后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改革重点是适应能力培养的需要。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实验教学过程逆向影响十分明显,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实验中心和老师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素质教学效果评价的比重,用来指挥实验教学的效果。建议将学生素质提高的情况指标作为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权重。实验教学的考核宜向多元化考核转变。在考核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基本环节的同时,尽量丰富平时考核形式。一方面,增加学生对当前经济现象或者经济热点问题分析,考核学生在实验中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力求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实验成绩的评定除了将作业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外,还应将实验设计、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纳入考核之中。

  经济管理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科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理论所描述的内容和中国实际差异很大,学生难以把经济管理的学科理论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案例教学是把抽象、难懂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知识的较好方法。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应考虑各类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结合中国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国外典型经济问题,编制不同的案例讲义。以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现实感觉,加深对经济管理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解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时,可采用中国2008年通货膨胀为案例,把当时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政府采取哪些对策做描述。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2008年雪灾造成大量蔬菜减产,而春节期间需求大于平时正常需求,AS-AD模型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都向上移动,交点上移,导致了通货膨胀。从汇率制度的角度解释:2008年通货膨胀是由于中国实际外贸失衡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形成的通货膨胀。让学生了解原因后,再解释国家的调控政策:给学生解释国家为何着力改变汇率制度、外贸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达到遏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从实验教学基础支撑建设入手,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内容的规划与设计,结合实验教学建设思路的逐级落实,借助多期次建设项目的推进,打造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编制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时,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在经济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实施现代化建设。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应完善和设计教学程序,把控教学进程,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案例教学采取借助实验系统企业模拟实战的方法构建模拟教学环境。

  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既要考虑实验室模拟实验、还应该尽量让学生进入社会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因此,我校应扎实推进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根据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开展深入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社会实践活动,尽快建立一批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适时推进“3+1”的实验教学模式,原则上大学前三年上完理论课以及专业基础实验课,学生进入大四,进行综合实验和实训,采取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开展实验教学。

  学校专门在各学院设置实验与实践教学责任人,一般由一名副院长兼任,统筹本学院的实验教学和实验中心的日常管理。组织实验教学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提高教师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使参加创业培训的劳动者数量有一个大的增加,新增创业人数及其带动就业人员数有一个大的增加,创办新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且企业存活率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当地创业环境和创业工作的满意程序不断提高。全年开展创业培训4000人,扶持4500人创业,带动就业18000人。

  依托××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开展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圆梦行动;依托三峡大学等在宜高校高职开展千名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与市工商局联合开展千名小老板创业富民培训工程。

  完善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投入,扩大发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加快贷款发放。扶持千名小老板做大做强,实现市场主体由个体向微小型企业、小型企业向中型企业转变。

  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展示百名创业者的创业风采,在全市弘扬创业精神,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

  1、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拓展创业培训对象,面向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农村富余劳动力、残疾人等不同群体,免费举办“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简称siyb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培训模式,探索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模式,丰富创业培训的内容和手段,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三峡大学等院校,注重困难群体、青年、妇女和大学生各自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创业培训。

  2、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免费给予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后续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扩大贷款范围,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理程序。2009年,市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新增1500万元,县、市、区担保基金新增100万元。全面开展小额信用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额度提高到200万元,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突破1亿元。

  3、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依据国家有关创业优惠政策,协调工商、税务、城建、卫生、文化、公安等部门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以及企业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4、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建立覆盖市、县(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创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一切便利。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增设创业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创业项目,向社会积极推介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认定30个创业孵化基地,报请市政府授予“××市创业孵化基地”匾牌;建立创业专家指导组,为创业者提供持续有效的专业化、针对。

  5、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创业政策、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组织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受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沿海等一些出口外向型企业停产或倒闭,导致我市部分农民工返乡。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共有15.55万农民工返乡,其中受经济因素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近7万人,目前仍有2万返乡农民工尚未就业。

  为返乡农民工提供3万个用工岗位;帮助2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对1万名有培训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储备式培训;扶持1000名返乡农民工创业。健全农村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无缝隙创业就业服务,确保每一位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或成功创业。

  1、设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主动上门开展返乡农民工登记,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愿望和要求。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着重引导他们进入我市工业园区企业就业。

  2、开展“为返乡农民工送岗位”专项活动。组织就业服务小分队、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送岗位到集镇、到村头、到农户。

  3、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每月采取集中送岗位进社区、进乡村等多种方式,举办返乡农民工就业专项招聘活动。

  4、开展促进创业活动。每月开展一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积极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完善创业服务,积极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

  5、开展“一对一”重点援助活动。各县市区选择50-100名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6、开展送信息活动。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扶持政策、培训就业信息,编印“春风卡”等宣传册,通过新闻媒体、通讯、广播和现场咨询等方式,为返乡农民工送信息上门。

  7、开展送信心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各级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工作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举措和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先进典型的表彰活动,激发返乡农民工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热情。

  1、建立农民工返乡情况监测统计机制。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立返乡农民工台账,密切关注农民工返乡变化情况,及时对本地返乡农民工人数、返乡原因及发展趋势做出统计分析。

  2、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开展本市城镇就业岗位信息专项调查活动,抓住我市扩大内需、加强基础项目建设的机遇,鼓励本地企业使用当地农民工,实现岗位信息与人力资源信息对接。进一步加强与输入地及用工单位沟通联系,开展劳务协作。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促进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转移就业。

  3、扶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加快农民工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免费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信息、开业指导、等服务,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各类企业,集中经营、聚集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4、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大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鼓励各类企业招用返乡农民工。鼓励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的市内企业,在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组织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享受培训补贴。

  5、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企业用工监控,落实企业裁员提前申报制度,严格控制随意裁员。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执法监察活动,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依法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部分行业企业在招聘用工方面,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现象突出。

  建立企业用工快速通道,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使我市企业用人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保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到影响,同时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通过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为企业用工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及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推出为企业招用工搭建立体服务平台,提供无缝隙服务的措施:

  一是完善客户经理服务。职业介绍工作人员对用人单位实行一企一策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对企业招聘用人、办理录用备案手续、职工档案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响应,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回访,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直至满意为止。

  二是开展个性化职介服务。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职介方式。在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现场招聘、委托招聘、专场招聘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试行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等服务形式,为企业招聘用人提供方便。每个季度组织不少于一次主题招聘会,如二季度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三季度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等。近期(4月中旬),拟组织一批用人单位在部分乡镇开展与农民工面对面招聘洽谈活动。

  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结合企业对员工的技能需要,组织部分职业培训学校为企业提供定点、定向培训,选择部分企业作为实习见习基地。采取合作培训、定向分配的方式,使企业得到合适的技术劳动力。

  四是企业推介服务。市场信息区设立专门的宣传展示栏,以《企业园地》、重点企业展示等形式,免费对企业进行推介;

  五是强化用工指导。针对目前部分企业“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等问题,结合就业形势和工资指导价位的宣传,帮助企业进行分析,做好用人策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是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收集渠道,每季度开展一次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每季度一次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预测报告。在电台、电视台、市内各大报纸等媒体上开辟固定栏目,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等多种渠道职业需求信息;

  七是实行会员制服务。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联合会的作用,定期开展企业座谈、联谊或评选诚信用人单位等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工作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如对××全通涂镀板厂等我市2009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实行专人专班一揽子服务。

  八是拓展劳动保障服务服务。丰富和完善劳动保障事务服务的内容,在搞好档案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聘用人、工资、社保代缴等全方位的劳动保障事务服务。

  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受自身条件和岗位供给的限制,较多地在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和岗位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建筑行业,工伤事故易发,农民工遇到工伤事故,工伤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医疗待遇难以得到落实,身体和心理受到双重创伤,同时也对工伤后的就业造成严重影响。

  80%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医疗有保障,伤残有补助。维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稳定就业局势。

  1、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将建筑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推动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及时办理农民工工伤保险。

  2、确保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在医疗期内医疗有保障,医疗期终结后伤残有补助,解决农民工工伤的后顾之忧。

  3、为参加工伤保险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简化流程,规范服务,设置农民工工伤保险服务窗口,专门配置农民工工伤保险咨询及报案电话,简化业务流程。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市医保处三天内送问候到医院、送关心到床头、送政策到手上。

  1、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建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相关问题,齐抓共管,推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2、加强宣传,引导参保。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建筑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统一印制《农民工工伤保险服务指南》及《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服务卡》等,深入到农民工密集的项目工地上,深入到建筑企业单位上门宣传。与建委部门联合举办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促使建筑单位和农民工积极主动参保。

  3、严格把关,强制参保。争取建委部门的支持,对于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企业,建委部门不得允许其参加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对于中标的建筑总承包单位不缴纳项目工伤保险费的,不办理工程合同备案,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

  4、部门联动,督促参保。与市建委、市安监局等部门配合,将农民工工伤保险纳入施工企业专项检查考核内容,督促各建筑企业参保。与劳动监察等相关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市建筑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检查,督促建筑用人单位参加农民工工伤保险。

  1、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排队时间长,缴纳社保费往往要跑几个部门和窗口,浪费过多的时间,以致用于就业创业方面的时间不够。

  2、广大群众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就业创业信息的方式较少,获知信息的渠道较窄。

  3、基层社区在为辖区居民提供社会保险服务、就业创业信息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其贴近基层群众的服务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逐步将部分社保经办业务窗口前移到区级劳动保障部门和社区,简化参保人员的办事程序,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就业创业;将社保政策、就业信息、创业宣传等资料放在社区社保经办业务窗口和区级劳动保障部门,使广大的群众更迅速更方便掌握就业服务信息,增加创业就业机会。从而使政策宣传更到位,参保缴费更便捷,工作流程更高效,人民群众更满意。

  1、“送政策”:编印社会保险政策宣传资料、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通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社区和银行网点向市民发放,把政策送到老百姓身边。

  2、“送服务”:开通三峡农行各网点代核社会保险费业务,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家门口参保缴费。

  1、加大对基层社区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的投入和指导力度,提高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社会保险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2、加强信息系统的研发,提高基层社区信息化水平,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畅通。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优势,让广大群众了解行动的内容和意义。

  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对技术含量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私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企业生存面临较大问题。同时,随着社平工资基数的逐年上。

扫一扫关注全民创业网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全民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创业飞飞

创业项目推荐

相关文章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